中国首个跨圈层扰动监测系统建成并投入科研监测

发布时间:2022-12-05    来源:本站

23日,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青平镇的跨圈层扰动监测站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陈界宏与博士生毛志强正在检查监测站运行情况,这个站点被称为“超级观测站”,有望在地震预测技术上取得关键性的突破。

  据了解,“跨圈层扰动监测站”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乐山师范学院、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四川省地震局等10余家单位,共同建成的中国首个“跨圈层扰动监测(MVP-LAI; Monitoring of Vibrations and Perturbations in Lithosphere, Atmosphere and Ionosphere)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岩石圈、大气圈、电离层“天地间”三个圈层同时监测,也被地球物理学权威称为“超级观测站”。

  来到乐山市青平镇青和村的崇山峻岭间,占地225平方米的“跨圈层扰动监测系统”监测站由铁栅栏围起来,走进监测站,白色铁栅栏内一台“边界层风廓线雷达系统监测仪”正在运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毛志强称,“边界层风廓线雷达系统”可实时监测其垂直向上100米至4000米的大气风场,是目前观测大气层物理量变化的重要设备。四周还设置了4个声呐探测系统设备,主要针对1000米范围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监测站还有3个小木屋,其中1号木屋内放着较为重要的地震仪和全天空照相机。照相机位于小木屋屋顶,用透明罩子将摄像头保护起来,每小时都会拍摄一张实时照片上传至网端供科研用。

  “以往,研究岩石圈的和研究大气圈、电离层的碰不到一起。科研工作者要么只看地底下发生什么事情,要么只看天上发生什么事情,很少有人既看天上又看地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陈界宏教授称,这个系统打通了“三圈”,首次在一个观测点上,实时监测,从地下5米至350公里高空的垂直范围,同时有效监测地振动、地形变、地磁场、地下水、气压、大气风场、大气电场等20个物理量,这种跨学科集成在全球尚属首次。

  这个站点就像一颗“洞察者之眼”,把“看”到的变化及时传回位于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据中心,由研究人员进行分析。这对完善震前多种物理参量异常的时空变化机制、内外源场诱发跨圈层扰动等诸多国际科学难题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系统的建成将在今后数十年内,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WanWeiZhan.com

编辑:admin

【返回列表】